技術文獻
技術文獻
非特異性結果洗滌不充分可能導致多種非特異性結果,影響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間接 ELISA 中洗滌不充分,核心是導致未結合的抗體、酶標物或樣品雜質殘留,進而引發兩類非特異性結果:非特異性顯色(假陽性 / 背景升高) 和信號干擾(結果重復性差),具體表現如下:
一、核心非特異性結果:非特異性顯色
陰性對照假陽性
陰性對照(不含目標抗原的樣品)本應僅產生極低信號,但若洗滌不充分,未結合的一抗(針對目標抗原的抗體)或酶標二抗(偶聯 HRP/AP 的抗體)會殘留于孔壁。這些殘留抗體與后續加入的底物反應,導致陰性對照吸光度(A 值)顯著升高(如超過 0.2,具體看試劑盒標準),誤判為 “陽性”,即假陽性結果。
低濃度陽性樣品信號偏高(假高值)
對于低濃度目標抗原的陽性樣品,洗滌不充分帶來的殘留酶標二抗,會與特異性結合產生的酶標信號疊加。這種疊加會使檢測到的 A 值遠高于真實濃度對應的信號,導致計算出的抗原濃度偏高,出現假高值,干擾對樣品中目標物質真實含量的判斷。
空白對照背景異常升高
空白對照(僅加底物和終止液,無樣品 / 抗體)的信號代表試劑本底,正常應極低(如 < 0.1)。若洗滌不充分,前一樣品殘留的酶標二抗、雜蛋白或樣品雜質會污染空白孔,或洗滌液中混入酶標物,導致空白對照 A 值異常升高,掩蓋真實信號差異,甚至使整個實驗數據無效。
二、次要非特異性結果:信號干擾與結果不可靠
結果重復性差(CV 值超標)
洗滌不充分時,每孔殘留的未結合物質含量不一致(如部分孔殘留多、部分孔殘留少)。即使檢測相同濃度的標準品或樣品,不同孔的 A 值也會出現顯著波動,導致重復檢測的變異系數(CV)超過 10%(常規要求),實驗結果無法重復,失去統計意義。
標準曲線線性不佳
標準曲線依賴不同濃度標準品的 A 值呈線性關系(R2≥0.99)。若洗滌不充分,低濃度標準品孔因殘留酶標二抗,信號被過度拉高;高濃度標準品孔的特異性信號與殘留信號疊加后,可能出現 “平臺期提前” 或信號偏離理論值,導致標準曲線線性斷裂,無法準確計算樣品濃度。
